姓氏文化在東亞文化圈中一直是傳承久遠意義重大的。姓名往往伴隨著一個人的一生,標志著自己與他人的區別。
因此人們對取名這件事往往比較看重,更有些家長會請人結合孩子的生辰八字來進行取名。名往往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取,但姓氏一般祖宗傳下來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一般情況下都不會進行更改。
一些人飽受姓氏的煩惱,因為有些姓諧音或者延伸意義并不是很好。例如「史」、「操」、「死」等等姓氏。但如果好好取名,一定程度上也能規避開姓氏帶來的煩惱。
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也推行姓氏文化。相信不少人此前在各種影視劇與紀錄片中已經多少聽過一些日本姓氏,例如「松下」、「田中」、「福原」等等。雖然疑惑其中一些姓氏聽起來簡直就是隨意用地點取名,但多少還算正常。
而日本的有些姓氏聽起來簡直就像是在罵自己一樣。
中國文化中,犬所代表的文化意象往往帶著貶義。如狗仗人勢、豬狗不如等詞語都表現出了對于「犬」所帶有的一些貶義色彩。
在中國的罵戰中也常常用「狗」來罵人。比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王朗就曾提到「犬」這個詞:「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中國文化中使用謙辭也往往稱自己的孩子為「犬子」。
相比之下,日本姓氏中的
這個姓氏在中國人看來無疑是很難聽的。那麼這個姓氏在日本人語境下是什麼意思呢?
日本的漢字來源于中國,實際上在日常使用中意義也大致與中國中的漢字意思一致。因此「犬養」二字意義仍然與中國語義一致,但日本的語序使用習慣不同于中國,「犬養」實際上在日本語境下理解為「養犬」,意思就是養狗的人。相當于用一種職業取作了自己的姓氏。
在日本動漫《鬼滅之刃》中,主角叫做「灶門炭治郎」,從姓可以大致推斷出主角家族應該從事與火相關的職業,而主角一家也確實是以燒炭賣炭火為生。因此把職業取作姓氏也是日本的一種普遍現象了。
在如果你比較關注撐桿跳這項運動,那麼對來自日本的一位女運動員我孫子智美一定不會陌生。除了她在撐桿跳這項運動上的出色表現外,她的名字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
「我孫子」
而日本的「我孫子」這個姓氏讓別人念起來總感覺在罵人。根據日本當地的說法,傳說這個姓氏源于日本人對于火神的崇拜,其從日文中的平假名翻譯成漢字就成了「我孫子」。
除此之外日本奇奇怪怪的姓氏還有不少。
例如有的人姓「豬鼻」,「豬口」等等。著名的日本女明星就姓「豬鼻」全名為「豬鼻千尋」。這樣一來,感覺人再漂亮但聽著這個名字總在腦海中浮現一個碩大的豬鼻,名字上給人的印象不太美麗。
對于這些怪名,很多日本人其實都習以為常,因為怪姓氏實在是太多了。還有人姓「一二三」的,例如日本的一位棒球運動員就叫做「一二三慎太」。
而一些姓氏怪到日本人自己都嘖嘖稱奇。比如日本電視台專訪的姓「鼻毛」的鼻毛兄弟。一位姓「肛門」的老爺爺,全名「肛門強」。在日本官方公布的日本姓氏統計中,甚至還有「大糞」ADVERTISEMENT
這還要追溯到古代的日本。古代日本姓氏是貴族才有的,平民沒有資格取姓,只有名字。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日本的明治維新時期。推行明治維新的決策者認為可以允許平民擁有姓氏,一方面這表明了日本脫離了陳舊的幕府時代,變得更文明。另一方面也更加方便對平民的戶口進行管理。
于是這時候的日本政府頒布了《平民苗字許可令》,允許平民為自己取姓氏。而此時的日本大多數平民都目不識丁,取也只能隨便取。
有的人自己家門前有口井,那干脆就取「井上」。有的人家后面有個山,那就叫「富崗」吧!有的人用豬的部位來取姓氏,類似于「豬口」「豬鼻」之類的姓氏就是這樣來的。可以料想到,當時他們取姓氏的祖先想必相當鐘情于吃「豬口」「豬鼻」。
姓與名往往是一個人的標志,因此為孩子取一個好名字顯得十分必要。而日本大多奇怪的姓氏傳承至今,日本人對于他們的怪姓氏一方面覺得事已至此就用這個姓算了,另一方面認為姓氏后面代表著家族利益,難以輕易舍棄。而從我們的角度看,日本怪姓氏除了談笑之余也讓我們了解了一些日本的歷史,更加感覺到咱們正常的姓來得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