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生活久了,自身的行為以及習慣也會受到日本當地文化的影響,畢竟身處這樣的環境,難免被環境左右。這些習慣都是潛移默化的,在自己不自覺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但是對于自己而言,卻難以感受得到。作為一個外國人,初到日本之時,也有許多難以理解的地方。今天就講一講在日本生活當中,碰到的那些日本的奇妙文化的體驗。雖然日本人好不自知,但是對外國人來說,日本人的腦回路,或許真的很難懂。
日本人喜歡睡覺嗎?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你要說喜歡睡覺的話,隔壁的鄰居每天深夜都還亮著燈,晚上一兩點依然沒有睡覺的跡象;你要說不喜歡睡覺吧,坐在電車上甚至開會的時候,都能看到「打瞌睡」的日本人。這確實讓我也夠混亂的,要說白天困的話,晚上早點睡也是可以的,但是並非如此。
相信不止一個人有跟我一樣的體驗吧,每日早上的通勤電車,下班時候的回程電車之上,都能夠看到睡覺的日本人,感覺他們隨時隨地都能夠睡覺一樣。我曾經問過身邊的日本人,晚上一般什麼時候休息,多數人回答是12點-1點之間;而將日本人在電車上睡覺的問題拋出以後,他們又說:為了確保睡眠時間,才會在電車上睡覺。ADVERTISEMENT
這樣的回答感覺充滿著「矛盾」,可是日本人習以為常。當再深入地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反而會被日本人問「你不會在電車上睡覺嗎」之類的問題。其實我並沒有在電車(短時間)上睡覺習慣,因為人多,另外如果睡著了豈不是要坐過站了。我曾經在日本觀察過在電車上睡覺的人,到站之前準時會醒,真的是相當神奇。
在日本,計程車大多都是自動門(後門),開門關門的動作,是由司機控制的。這樣做的原因主要出于「服務」,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會的時候,計程車的自動門開始普及,當時讓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大為震驚。不過日本這樣做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日本人認為:開門時候注意後方車輛,是司機應該做的事情,而非乘客,因為乘客坐在車中,不方便看後方的來車,司機是有後視鏡的。
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在許多人的眼中,發達國家應該是「科學技術發達,設備先進,理念超前」的一種印象,但是在日本卻並非如此。雖然有很多領域確實比較發達,比如工業設備、先進製造等,可是在現實生活當中,依然保留了許多與現代社會發展理念不同的地方,比如印章。
日本的印章文化十分深厚,無論是在公司當中還是日常行政事務當中,都能夠看到印章的存在。在日本的百元店或者各大商超,都可以看到銷售印章的專櫃。許多留學生到日本以後,最先準備的就有印章,因為在辦理之後的業務,比如辦理銀行卡等,都會使用到印章。
對于日本人來說,印章是一種責任的象徵,蓋上章以後,就代表這個事情已經處理,以後出現問題就可以找當事人。不過這樣的事情在外國人看來,確實有些難以理解,因為印章能夠仿製,而且仿製成本很低,在日本拿著存摺和印章,就可以取錢,這樣的事情從風險管控來說,確實是一個漏洞。對于萬事都謹小慎微,想要規避所有風險的日本人來說,這也是一個「矛盾」的事情。
日本人的口頭禪之一就是:すみません。(對不起)我一天能夠聽到不少于30遍「すみません」,雖然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潛移默化當中,我說話的時候也會帶上「すみません」了。日本人從小就會受到「謙遜」的教育,出現問題時,首先道歉,但是道歉歸道歉,並不代表真正的過錯方是我方,日本人道歉的原因是給你帶來不好的體驗了,可是如果真的要劃分責任,那麼就要交給專業人士處理。
在很多國家,你給我道歉了,那說明這個事情是你做的不對在先。可是日本人不同,很多朋友看過《半澤直樹》這部電影,大和田給半澤直樹道歉吧?謝罪了吧?但是他內心是完全不認同自己做的不對,依然堅持著自己的「正義」。這就是典型的日本人的做法,我可以給你道歉,但是這並不是代表我認錯了。
滿員電車在國內也會出現,但是沒有體會過日本滿員電車的人是無法理解為何我將滿員電車作為一個奇妙文化列出來的。
我們都知道日本有一個十分不好的現象,那就是「鹹豬手」。在這樣的電車當中,很多日本人女性成為了「受害者」。但是卻無法規避,完全可以不坐這樣的電車或者提前出發也是未嘗不可。但是日本人並非如此,日本人趕電車真的就是「卡點」,似乎坐不上這趟車,時間就趕不上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