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
要用什麼記錄?
大多數人第一反應,
都是用手機,
吃飯之前先拍一張圖片,
讓手機先吃,
似乎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的「餐桌禮儀」。
但是在日本一位60歲的老人看來:
「面對誘人的美食,
單手拿著iPhone拍成照片就能搞定,
真是不可思議。」
與年輕人不同的是,
這位老人獨辟蹊徑,
堅持親自手繪美食33年,
共畫下1000多張美食照片,
做成了十幾個手賬本,多到桌子都放不下。
只要你翻開他的美食日記,
就一定會被深深地吸引住。
因為日記本中,滿滿都是他對生活的熱愛。
在他的日記本上,
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種類的美食:
牛丼、天婦羅、壽司、拉面、炒面……
每一種都色香味俱全,
饞的令人流口水。
這位老人,
叫做小林一緒(Itsuo Kobayashi),
住在埼玉縣三鄉市的中央部。
至今單身的他,和母親一起生活。
之所以他對于畫美食抱有這麼大的熱情,
其實從他以往生活中就可發現端倪。
他從小就喜歡畫畫,
國中和高中一年級都是美術部的。
高中時候,
他還在美術學院附近的咖啡館打工,
那個時候他就覺得,
將來「做有關美食的工作真好啊」。
于是畢業后就直接去了蕎麥面店工作,
一開始是做外賣員。
外賣員這份職業,
他從20歲干到38歲,
整整工作了18年。
「從送外賣開始努力,
總有一天會擁有自己的店啊。」
但是後來,蕎麥面店關店了,
他就去三鄉中央綜合醫院做了一名廚師,
親手烹飪原材料,
把毫不相干的材料,
做成一頓頓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
在他看來是如同變魔法一般神奇的事情。
雖然沒能開成自己的小店,
但是干了廚師這份工作也算圓夢吧。
因為做了廚師,
他很清楚每一頓食物的來之不易,
所以不想輕易浪費,
產生了想要記錄下每天吃到的美食的想法,
于是昭和63年,他拿起畫筆,
把自己吃的每一餐都畫下來。
現在翻看小林的手賬本,
也是很有意義的,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
小林的畫是傳達當時飲食文化的珍貴資料。
他記載的很多店後來都關門了,
菜單沒有了,甚至很多菜的口味都變化了,
只有小林的手賬本上,
還記載著這種菜最原始的樣貌。
小林的畫最大的特點是,
基本上都是采用正上方看的構圖畫的,
因為俯視的視角可以「描繪所有食材」,
裙帶菜香菇面里邊的香菇也不會被遺漏掉。
除了日本料理,中華料理也有很多,
每一張圖片,
食材、價格、味道都會寫得清清楚楚。
甚至有時候還會剪貼各類廣告傳單等,
并在邊上詳細記載餐廳名稱等,
有時候打聽到廚師的名字,
也會標注在上邊。
小林的畫中除了美食,
還經常出現生啤、燒酒等酒精類的作品。
這是因為小林一緒非常喜歡喝酒,
在醫院工作的時候,
曾經因為喝多了胰臟壞了住過幾次院。
原本小林可以一邊享受著每天的飲食,
一邊作為料理師走著一帆風順的人生,
但是在他46歲的時候,
因為酒精攝取過多,
患上了酒精性神經炎。
他差點死于這個疾病,
雖然憑借堅強的意志從死神手里奪回一命,
但不幸地留下了步行障礙,
很長一段時間小林必須依靠輪椅生活。
坐輪椅的生活是難熬的,
他因為身體殘障也失去了工作,
在這種絕望的情況下,小林握起了筆。
因為外出困難,吃飯的種類很少,
大部分都是便當,
所以小林就畫下那些媽媽買回來的便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